一.危险性描述
名称:特殊酯类化合物
物理化学危险:*端易燃液体和蒸气,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。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。
健康危害: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。通过割伤、划伤或病变进入血液,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。眼睛直接接触本品会导致不适。
环境危害:无数据
GHS 危险性类别
易燃液体 类别 2
严重眼损伤 类别 2
标签要素:
象形图:
警示词:危险
危险性说明:易燃液体和蒸气 。
防范说明:
• 预防措施:
一远离热源、火花、明火、热表面。
一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工具
一避免吸入粉尘、烟气、气体、烟雾、蒸气、喷雾一保持容器密闭。
一采取防止静电措施,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、连接。
一使用防爆电器、通风、照明及其他设备。
一戴防护手套、穿防护服、戴防护眼镜、戴防护面罩。
一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。
一作业场所不得进食、饮水、吸烟。
一禁止排入环境。
• 事故响应:
一如食入:立即就医。禁止催吐
一如吸入: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,休息,保持有利于呼吸的体位。就医。
一眼接触后应该用水清洗若干分钟,注意充分清洗。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,应将其取出,继
续清洗。就医
一皮肤(或头发)接触: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。
如发生皮肤刺激,就医。受污染的衣着在重新穿用前应彻底清洗。
一收集泄漏物。
一发生火灾时,使用干粉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砂土灭火。
安全储存:
一在阴凉、通风良好处储存。
• 废弃处置:
一本品或其容器采用焚烧法处置。
二.组成/成分信息
组分 | 浓度或浓度范围 (质量分数,%) | CAS No. |
特殊酯类化合物 | 特殊酯类化合物>=99.7 | ---- |
三.急救措施
急救: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如有不适感,就医。
眼睛接触:分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如有不适感,就医。
吸 入:迅速逃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,呼吸心跳停止,立即
进行心肺复苏术,立即就医。
食 入:禁止催吐。如果发生呕吐,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(头部保持低位),保持呼吸
道通畅,防止吸入呕吐物。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
人服用液体。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,然后尽量多饮水。
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: 清楚所有火源,增强通风。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。避免吸入蒸气。
使用防护装备。包括呼吸面具
对医生的特别提示:根据出现的状况进行针对性处理,注意症状可能会延迟。
消防措施
四.消防措施
灭火方法和灭火剂:
从上风向进入火场,喷水冷却容器,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用泡沫、干粉、
二氧化碳、砂土灭火。
特别危险性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。在火场中,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。
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: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,穿全身消防服,在上风向灭火。
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,直至灭火结束。处在火场中的
容器若己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,必须马上撤离。隔离事故现场,禁止无关人
员进入。收容和处理消防水,防止污染环境。
五.泄漏应急处理
作业人员防护措施、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:
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,穿防静电服,戴橡胶耐油手套。
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。
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。
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
消除所有点火源。
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,无关人员从侧风、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。
环境保护措施:
收容泄漏物,避免污染环境。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、地表水和地下水。
泄漏化学品的收容、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:
小量泄漏: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。用沙土、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,并转
移至安全场物。禁止冲入下水道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。封闭排水管道。用泡沫覆盖,
抑制蒸发。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六.操作处置和储存与包装
操作注意事项:
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
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场所进行。
避免眼和皮肤接触,避免吸入蒸气。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7部分
远离火种、热源,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
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。
灌装时应控制流速,区有接地装置,防止上静电积聚。
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。
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
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
使用后洗手,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。
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
储存注意事项:
储存阴凉通风库房
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。
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
存储:于室温 25℃以下保存,避免阳光暴晒,避免潮气。于此条件下保存,保质期 12 个月
包装规格:200 ㎏/桶;铁桶包装
七.接触控制/个体防护
职业接触限值:
生物接触限值:
中国 MAC(mg/m3):100
前苏联 MAC(mg/m3):50
监测方法:气相色谱法
工程控制:密闭操作,加强通风。
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超标时,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,应
该佩戴携气呼吸器。
手防护:戴橡胶耐溶剂、油手套。
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皮肤和身体防护:防静电防护服。
八.物理及化学性质
指标 | 检测值 |
外观 | 清澈透明 |
气味 | 带有辛辣气味 |
闪点 | 15℃ |
密度(水=1) | 0.97 |
沸点 | 100-101℃ |
九.稳定性和反应性
稳定性: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,本品稳定。
危险反应:无资料
避免接触的条件:明火、高热。静电放电、热、潮湿等。
禁配物:强氧化剂、强酸、强碱。
十.毒理学信息
刺激性:无资料。
致敏性:无资料。
致突变性:无资料。
致畸性:无资料。
致癌性:无资料。
十一. 生态学信息
急性水生毒性:无资料。
慢性水生毒性:无资料。
持久性和降解性:无资料。
土壤迁移性:无资料。
其他危害:无资料。
十二. 废弃处置
废弃化学品:
尽可能回收利用,如不能回收利用,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置。
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弃处置本品。
污染包装物:
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方法处置。
易燃易爆废物,终产品回收后,所有容器内的残留产品必须从容器内移除(无液体, 无粉末,
无粘稠物)。
容器内壁上的残物处理无害后,容器上的产品及危害标签必须除去。
废弃注意事项:
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。
有关从事废弃处置或回收利用活动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,可参见 S D S 第7 部分。
十三. 运输信息
运输注意事项:
运输车输应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应急泄漏设备。
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
严禁与氧化剂、酸类、强碱、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。
起运时包装要完整,装载应稳妥。
运输途中应防曝晒、雨淋,防高温,**早晚运输。
公路运输要按规定路线行驶,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.
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、热源、高温区。
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(UN):3272
十四. 法规信息
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(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),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
则(化劳发【1992】677 号),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(【1996】劳部发 423 号)等法规,
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、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装卸等方面均做出了相应规定;常用危险化学品
的分类及标志(GB13690-92)该物质划为第 3.2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。
十五.其他信息
缩略语和首字母缩写:
ADR:危险货物道路国际运输的欧洲协议 CAS:美国化学文摘
CLP:欧盟危险化学品分类标记包装 GHS: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
IATA: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-DGR:国际航空运输协会•危险品规则
ICAO-Tl:国际空运危险货物规则 IMDG: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
INCI: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 KSt:爆炸系数
LC50:半数致死浓度 LD50:半数致死量
LTE:长期接触 IARC:致癌物质分
Copyright © 2023 东莞宏日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XML地图 备案号:粤ICP备2023037087号 网站维护:天英网络